人工智能快速发展,驱动现代农业升级转型

发布日期: 2019-03-21 16:50 


人工智能,早在1956年首次提出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而今大行其道,近几年全球最热门的词汇,“人工智能”无疑是其中之一。

很久以来,人们一直在担心机器人可能会通过何种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,这也成为各种科幻小说、科幻电影热衷的主题。现在,我们不得不承认,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开启,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。

在农业领域内,始终流传着一句话——靠天吃饭。面临不同的地理条件、气候水土、环境气候等一系列因素,农业旱涝保收始终是个持续性话题。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的薄弱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,也对收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。

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,到2050年,全球人口将超过90亿,尽管人口较目前只增长25%,但是由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善,对粮食需求量将增长70%。与此同时,全球又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、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。如何在有限的耕地增加农业的产出,同时保持可持续发展?为此,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,

事实上,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人工智能技术,特别是专家系统技术就开始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,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,并未带来太多实质性的进展。进入21世纪后,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所发挥出的巨大效能,让农业看到了新的变革的机会。



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分析土壤的性质特征,实现最佳的宜栽作物时间,提高经济效益。在土壤分析等农业生产智能分析系统中,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人工神经网络(简称AN N ),它将模拟人脑神经元,实现对人脑系统的简化、抽象和模拟等技术分析土壤性质特征,并将其与宜栽作物品种间建立关联模型。从而精准地判断出相应的土壤适合宜栽的农作物,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

另外,人工智能技术将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水源、合适的肥料对农作物进行灌溉,施肥,保证农作物的用水量、施肥量,大大减轻灌溉问题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不良影响。

人工智能农作物在产前和产中的落地式应用,其实人工智能在产后也有着重要的作用,比如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一种可用于搬运农产品的磁机器人手爪,可以搬运胡萝卜、葡萄等各种各样形状的农产品,而且该磁机器人手爪能够快速、准确地工作,并且不会损坏任何一个产品。避免了我们传统手工摘取方法导致的时间问题和意外抓伤、损坏的风险。

马云曾说过,未来三十年很多人会失业,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,会取代人类的工作。当然,人工智能在带来好处的同时,也会存在弊端。一些能顺应潮流的人将变得愈发富有和成功,而那些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人则会越来越痛苦。

从目前的趋势来看,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强大动力。尽管还面临诸多挑战,但我们有理由相信,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,终将有一天会成为普遍的现实。

编辑:daisy

查看更多新闻

在线OCR识别小工具,一键提取图片中的文字,转成word、excel、pdf等文档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品恩科技园1203
皖ICP备14001900号-2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7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