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全国布局,为何这四城占先机?

发布日期: 2019-10-24 09:09 

截至2018年底,全球共成立人工智能企业15916家,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为3341家,居世界第二位。

面对这项技术赋能的新兴赛道,各地着力颇多。在许多城市提出的新兴产业体系中,都免不了提上一句人工智能。

从今年开始,关于人工智能,一个新的国家级布局出现了—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。正如其名,试验区意味着“先行先试”的权限,意味着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有更大突破。

今年2月和5月,北京与上海相继拿下试验区。9月底,有媒体指出近10个城市正积极申报新一轮试验区。上周谜底揭晓——科技部公布“天津、杭州、合肥、深圳”四城入选。

为何是这四座城市?布局背后又有什么讲究?


01

今年9月初,科技部曾发布一份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》(以下简称“指引”),从中能看出此次扩围选择的一些依据。

除了产业基础较好(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,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)、科教资源丰富等基本条件以外,《指引》还提到,“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,兼顾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协同发展。”

从天津、杭州、合肥、深圳四地的分布来看,天津属于京津冀、杭州、合肥属于长三角,深圳属于粤港澳大湾区。

天津近些年虽在数字经济、高新技术方面表现并不十分突出,但其作为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,考虑协同发展,拿下这一先行先试的“礼包”也可理解。在科技部对天津的回函中就提到“示范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”。

粤港澳大湾区只有深圳入围,广州不见踪影。实际上,此前也有广东本地媒体表示期待,称“珠三角9市中广州和深圳有望同时拿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‘入场券’。” 如今结果出炉,眼下四大一线城市,只有广州未能入选,多少让人有些意外。

广州在相关科教资源、产业规模上,并不算弱。其中山大学拥有机器智能与先进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还有华南理工大学等老牌理工科院校。

去年赛迪顾问发布的《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“白皮书”)中,广州人工智能从业人数全国占比3.9%,在统计的十五强城市中排名第5,远超当下入围试验区的合肥(0.9%)。

为何广洲“折戟”?影响因素比较大的一点应该是其在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方面的短板。

在设立试验区以前,科技部曾确定了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,包括百度、阿里云、腾讯、科大讯飞、商汤建设5家。在今年人工智能大会上,又增添十家,包括依图、明略科技、华为、中国平安、海康威视、京东、旷视科技、360、好未来、小米。

在科技部发布的《指引》中特别提到“优先支持已布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城市”。遗憾的是,广州并没有企业入围这一平台。


02

失意的恐怕不只是广州,熟悉长三角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,三省一市中江苏没有一座城市入围。

作为江苏代表城市,南京、苏州的人工智能水平究竟如何?鉴于赛迪《白皮书》的评选指标体系(政策环境、科研能力、产业水平、资本环境)和科技部发布的四个申请条件基本契合,可以此作为参考:除了天津以外,目前拿下试验区的5座城市,正是《白皮书》上的人工智能城市前五强,依次为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、合肥。

苏州、南京则分别排在第八、第十的位置。具体来看,苏州、南京两城在人工智能产业水平上发展不高,整合企业数量、龙头企业、专业人才、专业载体四方面,落后于重庆、武汉、成都等中西部城市。

再回来看看杭州与合肥,杭州不必多谈,对于人工智能来说,干净安全的数据是其发展的基础。杭州这些年在数字经济上的亮眼表现有目共睹,依托相关企业,其城市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。

而合肥在建设人工智能试验区方面则是手握两大王牌:一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二是科大讯飞。

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城叔提过很多次了,目前就只有北、上、深、肥四个地方有。其中,深圳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是今年8月在《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》中才有所提及。

国家科学中心往往依托数个大科学装置,聚焦于突破重大科学难题、前沿科技瓶颈,形成以科技为驱动的经济发展原动力。合肥作为国家科学中心的落户城市,不仅是当下,未来在科创相关的政策上也能因此加分不少。

可以注意到,在此次科技部对四座城市的回函中,仅对深圳、合肥两座城市提到“强化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”,并对合肥强调了“发挥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……的重要作用”。

至于科大讯飞,虽然国民度上稍逊一筹,但实际上,它与阿里云、腾讯、百度一样是第一批五家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之一。

这种龙头级的人工智能企业有多重要?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(2019)》指出,“从745家人工智能企业的价值网络结构看,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是‘极核’状的,包括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、科大讯飞和商汤科技在内的平台企业成为关键主导者。”

因为,这些开放创新平台不仅是智能经济的主要技术赋能者、人力资本的重要供应方,而且是关键投资者。

目前,合肥依托科大讯飞,打造中国声谷,聚焦智能语音产业,这也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共建的重点项目。此次科技部对合肥的回函中也点出“充分发挥合肥在智能语音……等优势。”

左手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右手一个科大讯飞创新平台,或许这也是合肥仅凭0.9%的全国人工智能从业人数占比,率先摘得试验区的原因。


03

根据《指引》中提到的建设目标,“到2023年,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。”

未来哪些城市可能有希望?《指引》中提到“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协同发展”。目前六城中,除了合肥算是有着“东部梦”的中部城市,其余的在大概念上都算东部。中西部以及东北城市有待更多布局。

同样,《指引》中还表示要服务于粤港澳、长三角、京津冀、长江经济带四项国家级战略。但在目前对六家试验区的定位中,还尚未提及某一城市对长江经济带的带动和协同。换句话说,长江经济带上的一些重要支点城市,也是潜在的竞争者。

根据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》,上海、武汉、重庆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三个具有核心作用的城市,长江三角洲城市群、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是经济带上三大增长级。

结合这两项区域布局的计划来看,中西部位于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、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——诸如武汉、长沙、南昌、成都、重庆、沈阳、大连等将是可能的“种子”选手。

从《白皮书》上看,重庆(7位)、武汉(9位)、成都(11位)发展较好,沈阳排名第15,而长沙、南昌等中部省会尚未进入前15强。

另一项参考因素是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,遗憾的是,此前提及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大多聚集在北京和深圳。

为了补齐短板,这些城市“另辟蹊径”引进头部企业的区域性/功能性分部:2018年,小米设立武汉总部,并将其定位为“超大研发总部”,聚焦人工智能、新零售等核心领域,今年9月小米武汉总部大楼已经封顶,投入实用指日可待。同年,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揭牌,作为第一批五家创新平台之一,商汤科技在成都打造未来创新中心暨“一带一路”总部。

有报告显示,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,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16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。产业红利当前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涌入赛道。

文章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         作者:朱玫洁            编辑:却原来

查看更多新闻

在线OCR识别小工具,一键提取图片中的文字,转成word、excel、pdf等文档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品恩科技园1203
皖ICP备14001900号-2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701号